欢迎全球媒体关注报道北京冬奥会——专访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题:欢迎全球媒体关注报道北京冬奥会——专访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
新华社记者姬烨 王梦 汪涌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北京冬奥组委秉持开放办奥的理念,从筹办伊始就一直欢迎各国和地区的媒体关注、报道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下是专访实录:
记者(以下简称“问”):近日,一家名为“驻华外国记者协会”的组织对外国记者在华采访北京冬奥会的环境表示“关切”,对此北京冬奥组委有何评论?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以下简称“答”):首先,外交部发言人已经说明,中方从未承认这个组织,这个组织也根本代表不了在华外国记者的真实声音。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冬季全球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北京冬奥组委秉持开放办奥的理念,从筹办伊始就一直欢迎各国和地区媒体关注、报道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开展以来,为给媒体提供良好的服务,北京冬奥组委通过邀请常驻京境外媒体参加集体采访、媒体沙龙、新闻发布会、联谊活动、“相约北京”测试活动以及推送冬奥信息(Newsletter)等多种形式,向各国和地区媒体介绍北京冬奥会筹办情况。
比如,仅过去一年以来,共有179家次常驻京境外媒体参加上述媒体活动,共推送冬奥信息(Newsletter)28期。比如,我们在2021年1月、2月和7月,分别在北京、张家口、延庆三个赛区组织了常驻京境外媒体集体采访。
以张家口采访为例,我们邀请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盖蒂图片社、欧洲图片新闻社、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日本共同社、东京新闻、安莎社、韩国KBS、德新社、瑞典电视台、法国法兰西广播、金融时报、塔斯社、今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24KZ电视台、哈通社18家媒体,用两天时间,分别探访了云顶滑雪公园、古杨树场馆群等竞赛场馆和一些非竞赛设施。北京冬奥组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场馆业主以及场馆设计师等围绕媒体关心的问题,为记者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再比如,我们已协助15家常驻京境外媒体注册了10-12月的冬奥测试赛采访证件。通过实地采访,境外媒体对于冬奥筹办进展、科技亮点、遗产和可持续以及冬奥带动本地发展等方面有了许多鲜活素材。
在此,我们重申,在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防疫政策的前提下,所有外国注册媒体记者都可以在中国境内采访报道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冬奥组委将依据主办城市协议和中国相关政策保障媒体记者的报道自由,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外国媒体记者在华报道提供便利和帮助。
问:下一阶段北京冬奥组委计划如何进一步优化采访组织和采访受理工作?
答:北京冬奥组委计划于近期举行圆桌记者见面会,邀请北京冬奥组委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他们将和前期就防疫手册提出过采访申请的境外媒体面对面交流。接下来,在年底前,将视疫情情况和场馆工作安排组织3场常驻京境外媒体场馆集体采访活动,包括对国家速滑馆、北京冬奥村、五棵松体育中心和主物流中心的集体采访。随着测试赛的展开,我们也将增加境外媒体在测试赛的注册配额。此外,年底前还计划举行几场发布会,届时会邀请境内外媒体参加。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随着赛时临近,媒体采访报道冬奥会的需求在急剧上升,下半年以来我们收到的采访申请和问询数量已明显增多,仅7月至今已收到209份。为满足媒体的相关需求,我们已安排专人负责处理相关事宜,每两小时检查一次媒体邮箱,收到申请或问询后第一时间回复,并立即着手协调组织相关采访或收集相关信息。坚持事事有回应、凡事有交代,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尽最大可能帮助媒体记者尽快完成相关采访。
问: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如何充分保障媒体采访活动?
答:我们欢迎各国媒体来华采访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目前,已有超2500名文字和图片记者提交北京冬奥会注册申请。赛时,我们也会在主媒体中心设置媒体服务台,受理全球注册媒体采访申请,并与国际奥委会一起,共同组织赛时每日新闻吹风会,为媒体记者提供充分的报道素材。同时,我们将在闭环内为各国媒体提供食宿、交通等各种保障,为记者采访报道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提供必要条件和工作便利,还将利用科技手段,通过线上采访的形式,尽可能满足记者对闭环外的采访需求等等。
我们非常欢迎媒体记者对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建设、赛事组织、运行保障等相关工作进行报道,愿意接受媒体的监督,这有助于我们不断提高赛事组织和运行能力。让我们共同努力,聚焦体育和赛事本身,携手为所有奥运参与人员提供更好的参赛体验和冬奥报道,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